Search

基隆八斗子福清宮 戴宰相帽的土地公 潘秉玄主講

  • Share this:

基隆市八斗高中 2019年度「小小導覽員培訓班」
張惟晴老師 白聰富老師指導
福清宮 基隆市中正區八斗街1號
福清宮建於西元1622年,最早是蓋在調和街的街底,經過三次的搬遷,才搬到現在看到的這個位置。福清宮原名福德宮,是最早道光皇帝的媽媽來台灣,尋視採煤礦的工人,卻因為水土不服而生病了,生病了就要看醫生,但是太后找來太醫也治不好。於是太后就到這間土地公廟拜拜,結果拜完病就好了,太后回到北京後,請道光皇帝下令擴建這間廟宇,並且把名字從福德宮改成福清宮,有造福清朝的意思,並且把裡面的土地公爺爺升職了,於是現在看到的土地公爺爺是帶著宰相帽,而不是一般的員外帽。福清宮有兩層樓,裡面有九座香爐,建築宏偉雕工細致,另外在正門有副對聯,寫著「福德播蓬迎香煙鼎盛,清和調海國俎豆芬芳」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View all posts